近日,《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的意見》(國發〔2025〕11號)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印發,明確提出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為產業智能化轉型指明方向。此前,為提前布局行業智能化人才培養,2025年8月26日至28日,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主辦的‘儀器儀表行業產品經理能力提升培訓班’在線上成功舉辦,吸引了67家企業單位的110余名產品經理及技術管理人員參與。培訓內容符合《意見》中‘人工智能+’的指導精神,積極推進儀器儀表行業智能化人才建設與儲備。
8月26-27日,人工智能領域資深專家劉老師以“DeepSeek驅動——產品經理人工智能(AI)大模型應用”為主題,開展了為期兩天的深度培訓。課程圍繞AI思維重構、智能化產品設計、AI輔助研發管理等核心模塊,結合多行業場景,系統講解DeepSeek大模型在需求分析、原型設計、效率優化等環節的創新應用。學員通過實操演練,學習到了利用AI技術縮短研發周期、提升產品智能設計能力及產品競爭力的方法。
8月28日上午,領慧立芯技術支持總監江中亞以‘自主可控:國產芯片助力工業傳感器與過程自動化儀表發展,打破 “卡脖子” 難題’為題,聚焦高精密信號鏈技術國產化發展現狀與突破路徑。課程解析了 ADC/DAC/SOC 等關鍵芯片的自主可控路徑,分享了領慧立芯在工業傳感器領域的創新實踐,為國產儀器儀表擺脫進口依賴、實現產業鏈安全提供技術方案。
北京康斯特儀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洪軍以“爆品戰略在康斯特的實踐與落地”為主題,深度解析“冷啟動”爆品方法論。通過用戶需求洞察、差異化定位、開發陷阱規避等實戰案例,為企業提供市場競爭的破局思路。
DFM領域資深專家馮俊誼通過“運用EDA/DFM仿真軟件提高產品可靠性”課程,揭示設計環節對產品智能化的底層支撐作用。課程分享了二次開發后的EDA/DFM軟件在電路優化、可制造性審核中的應用案例,并提供技術保密解決方案,為智能化產品的規模化落地提供質量保障。
本次培訓班通過“政策導向+技術賦能+實戰落地”的三維模式,力求為企業解決智能化轉型中的實際痛點提供思路與方案,本次培訓是落實國家“人工智能+”戰略的一次具體實踐,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未來將持續搭建技術交流平臺,推動儀器儀表行業與AI深度融合,進一步凝聚產業力量,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跨越。